7月16日。157亿立方米。5310万人口。这三组似乎没有联系的数字,组合在一起,绘就了一幅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以来的效益蓝图。
千年期盼,一朝梦圆。改革开放铸就的国之重器,将北方人民对水的强烈渴求,以喝上甘甜的丹江口水库水而收尾。
“建好管好水源工程,确保一库清水永续北上。”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水源公司”)总经理王新才的承诺掷地有声。
让首都喝上“农夫山泉”
“2012年我在北京工作时,水是灰色记忆。新买的烧水壶,用一次就结一层水垢。”曾在中国地图出版集团工作的小万,在北京工作4年后,还是回到了武汉。而“水难喝”,也是她断舍离的原因之一。
2016年,她出差去北京,宾馆正好位于团城湖水库供水区域,她也用上了丹库水。“我在北京住了一周,走的时候专门看了一下烧水壶,内壁光亮如新,竟然一点水垢都没有。而且水还有点甜味儿,像农夫山泉!”
小万感受到的变化,与源头护水人的努力密不可分。
“河南南阳陶岔站,20时,PH值,7.67;含氧量,8.35毫克/升;氨氮,0.02毫克/升……”7月1日,记者在丹江口库区水质监测中心看到这样一组数据。水源公司从2016年水质监测系统建成,陶岔的水质数据,便通过架设在断面的固定式水质自动监测站,传输到水质监测系统的终端,每天6次,从不间断。
“从我们建成至今收集到的水质数据来看,从丹江口水库送出的水,常年都保持在I类。” 90后水质分析员米长青,去年硕士毕业后就在中心实验室工作,每天穿着白大褂操作着那些精密的水质分析仪器,是他最快乐的事情。
“这些‘宝贝疙瘩’厉害着咧,丹江口水库水里含有些什么物质,只需一滴,半小时见分晓。”小米说,相比以前人工分析,取样、沉淀、萃取、烘干等等一系列繁琐又耗时的工作,简直可以“秒杀”。
在这个实验室里,水质任何细微变化都尽在掌握,为了丹江口水库清水长流,他们就这样“锱铢必较”地用心关注着每一滴水。
实验室,仅是水源公司监测水质的重拳之一。从2014年11月通水到2016年5月,耗时1年半修建完成的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工程丹江口库区水质监测站网,在库区布设了31个监测断面。按照日、月、季度、年的监测计划,分别开展常规项目、生物项目和109项全指标监测。运行情况证明,站网已然成为源头水质监测利器。
“我们的监测站网除了实验室,还有3个固定式自动监测站、4个浮动式自动监测站、1辆移动监测车、1艘移动监测船及水质监测信息化平台。”水源公司环境移民部张乐群告诉记者,站网建成后,实现了水源地水质状况的自动监测和信息及时传递,大幅提高了水环境监测工作效率,也为管理部门提供了高效、科学的水质决策支撑信息。
站网建成,并不是一劳永逸。要用好,就要管好。如果说水质分析是劳心,那么站网维护,可谓劳心又劳力。
张乐群介绍,库区的4个浮动式自动监测站,都是用浮船搭载着监测仪器飘在水面,每周都需要维护校准。而今年3月的那次遭遇,让他至今想起来都后怕不已。
3月底的一天,又到了常规的维护时间。在维护龙口浪河断面的4号站时,时钟已指向下午1点。天不作美,技术人员上船后突然刮起了大风。狂风中,小小测船在水中如一片树叶,不听使唤,无法靠岸。几名技术人员紧紧地抓着船舷,与急风骤浪博弈,等待救援。
10个小时啊!多么漫长的10小时。到晚上11点多,风渐渐小了,他们才被安全解救。3月天的夜,春寒料峭,而他们上岸后才发现,内衣已被冷汗浸透,紧紧地贴在了后背……
同样是在浪河水域,一起突发的货车翻车事故,又让水源公司应急监测倾巢出动,忙了一整天。
今年4月5日,清明假期的第一天。一辆装载着汽车配件、饼干、空气瓶等物的货车,翻下浪河高速,掉进了水库。接报后,顾不上休假,水源公司立即派人赶赴事发现场,开展应急监测。所幸,事故货车的污染源只有油箱中剩余的汽油,监测人员迅速反应,在采取吸油毡吸油的措施后,立即在事发上下游布点,监测水质变化。经过3次取样监测,直至污染物参数降至“零”后,他们才放心地离开。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正是在他们的精心呵护下,确保首都人民能时刻畅饮“纯净水”。
科学调度发挥工程效益
白龟山水库是平顶山市区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也是南水北调的调节水库之一,被誉为鹰城 “大水缸”。
“真心感谢南水北调,今年冬春连旱,水库水位持续下降,是南水北调解决了平顶山全市人民的用水危机,解除我们心头一患啊!”5月17日,河南平顶山白龟山水库管理局负责人对前来调研生态补水情况的水源公司同志说。
时值6月,暑意微醺。记者站在白龟山水库大坝上,碧波浩渺、绿意盎然,美得让人沉醉。“喝饱水”的大水缸,不仅让百万市民喝上甘甜的南水,保证了该市的农业生产,更打造了一个生态良好、景色优美的水利风景区。
在丹江口大坝脚下,丹江口工程展览馆已经建成。这栋三层楼的展览馆里,可以详细的了解丹江口水利枢纽的初期工程建设、大坝加高的全过程。站在三楼展厅的动态输水图边,记者看到,汉江水从陶岔渠首奔流而下,途经河南、河北,蜿蜒1432公里,全程自流到北京天津。
“几乎每天都来,看着这哗啦啦流着的水心里就敞亮。”4月中旬开始,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经河北保定瀑河水库向白洋淀生态补水,干枯了多年的瀑河水库重又碧波荡漾,瀑河沿线德山村62岁的村民代克山一有工夫就到水库边待上一会儿,“现在的水库、河道跟我小时候那会儿一样。”说话间,他晒得黝黑的脸上盈着笑。
资料显示,2018年中线工程向白洋淀补水1亿立方米,这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以来,首次给白洋淀生态补水。
为保障足量南水润泽沿线百姓,水源公司和汉江集团主动协调,科学管理,为实现年度调水任务殚精竭虑。
“要保证将来的调水安全,现在就要未雨绸缪,用实践去检验渠道的承载能力。”水源公司工程部黄朝君说,因此公司从今年3月开始,不断提高过水流量,以验证渠道安全。
去年秋,一场罕见的汉江秋汛,检验了丹江口大坝的蓄水能力, 10月29日,水库蓄水至史无前例的167米。充沛的水量,也为今年加大总干渠流量提供了保证。
3月,水源公司和汉江集团统一调度,逐渐加大输水流量,到4月17日,已达350立方米每秒。持续稳定地运行2个多月后,6月19日,增加到370立方米每秒。2个多月的安全运行,足以证明渠道经受住了350立方米每秒流量的考验。
据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数据统计,截止7月16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陶岔渠首调水入渠水量达到157亿立方米,惠及北京、天津、石家庄、郑州等沿线19座大中城市。北京1100万人,天津900万人,河北1510万人,河南1800万人喝上丹库水。
管好水脉保生命线无恙
如果说“有水调、调好水”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效益后面的“0”,那么工程安全,就是 “0”前面的“1”。浩浩丹江口水库延绵几千里,穿黄河,跨湍河,“1”的稳固与否,带来的影响将是数轴线的正负极。
水源公司深谙此理,一直把工程安全作为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保障了“1”的巍然屹立。
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一期工程中,丹江口大坝可谓是 “心脏”。通水以来,平时每周一次,汛期每天一次的大坝安全巡查,发现问题后及时整改,是水源公司保护“心脏”安全的重要举措。
2017年8月底,汉江流域发生自2011年以来的最大秋汛。8次洪峰过程中有4次超10000立方米每秒的入库洪峰量级。9月23日,水库水位突破162米原坝顶高程,大坝加高部分开始挡水;10月29日,库水位达到前所未有的167米。
洪水来临,大坝安全大于天!按照长江委的要求,水源公司与汉江集团成立了蓄水工作协调小组,下设技术协调组、调度组、工程检测组等8个工作组,全方位无死角关注着大坝安全。
一项项安全监测办法、一场场技术分析例会,一天两次的大坝安全巡查……洪水肆虐的那2个月,水源公司、汉江集团从领导到职工,每个人都上足发条,绷紧安全之弦。
大坝安全监测的“半边天”也不例外,一帮安全巡查的娘子军们,上坝标配除了工具,还人手一件厚厚的外套。
“巡查廊道位于大坝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有隔热保温的作用,温度常年保持在20摄氏度,越靠近底部,温度越低,最低可达14度左右。”水源公司工程部负责大坝安全的胡雨新解释,在室外34、35度的高温下进入廊道,可不得赶紧披上厚外套吗?
因为这些水源卫士的全身心付出,经过汉江罕见秋汛的洗礼,尤其是167米实验性蓄水的考验,丹江口大坝怀拥一库碧水,安若泰山。
做好工程运行管理工作的同时,水源公司和汉江集团积极做好供水调度工作。2017年9月2日6:22,水源公司和汉江集团接到中线干线总调中心紧急调度令,要求9点将入中线总干渠流量由210立方米每秒,按每小时10立方米每秒的速度减少,直至160立方米每秒,同时要求每隔半小时报送闸前、闸后水位、闸门开度、瞬时流量数据。11点要求将入中线总干渠流量由160立方米每秒,按每小时20立方米每秒的速度减少,直至100立方米每秒。13点要求将入中线总干渠流量由120立方米每秒,按每小时10立方米每秒的速度增加,直至210立方米每秒。
在这一调度过程中,水源公司和汉江集团响应及时,处置得当,充分发挥了数据监测与远程传输系统及前期与中线干线总调中心、渠首分局所建立的信息沟通渠道与协调机制的作用。也得到了中线干线总调中心与渠首分局的好评。
这一切的原动力,就是水源公司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及临危不乱的专业底气。
心脏安好,动脉通畅,再加上“耳聪目明”,京津百姓的生命线便可确保无恙。为此,2015年,水源公司还筹建了陶岔流量数据监控系统,能随时掌握渠首流量数据。
此外,丹江口大坝加高后,新增了300多平方公里消落区。由于一些居民无序开发利用,可能影响供水安全。为此,水源公司和汉江集团领导多次带队,深入一线库区,不远千里奔忙,对汉江源头区和丹江口水库库区进行全面巡查,针对如何管好水护好水开展各类调研,目的就是确保工程安全、供水安全。
一库碧水高歌北进,源头管水不容丝毫倦怠。水源公司的历史使命,正如王新才的护水决心:“新形势下,我们要按照‘全委一盘棋,共谋新发展’的要求,全面履行好管理职责,为确保清水永续北上提供坚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