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长江要闻 正文

将防御秋汛进行到底

——水文汉江局丹江口分局见闻

来源:人民长江报 作者:朱俊君 刘小康 尹世锋 时间:2017年10月03日

水文监测 胡文波 摄

水文监测船 朱俊君 摄

水文小花周文静与谢萌琦 胡文波 摄

统计数据 朱俊君 摄

校核水位流量关系曲线 朱俊君 摄

秋汛来势凶猛,防洪形势严峻。作为防汛抗旱工作的耳目,水文测报是成功抵御此次秋汛的关键基础。

10月2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丹江口市的长江水文汉江局丹江口分局,探访汉江水文人在迎战此次秋汛中所做的努力。

看到大水就坐不住的水文人

成立于2012年的丹江口分局,全局35人,承担着汉江中上游老河口以上、均县镇以下河段和丹江、老灌河及南水北调中线渠首的防汛测报、水量监测、水库蒸发、水质监测等任务。

“我们水文人一看到预报要来大洪水,就坐不住了。”丹江口分局局长邱瑞林告诉记者,“因为来大水是最能体现水文人价值的时刻,一身本领有了用武之地。”

而随着水文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水文测报方式也从驻测向巡测转变。“从‘哨兵’变成‘侦察兵’,让我们更是遇到大水就坐不住,哪里涨水就往哪里跑,赴汤蹈 ‘水’,义不容辞。”邱瑞林说。

这群坐不住的水文人为迎战秋汛,在预报到大水降至,便紧急行动起来——

对下辖水文站的水位、雨量自动报汛设备等进行检查;

及时对船舶进行检修并加固;

内、外业及时沟通,提高测验精度;

……

正是这充分的前期准备,为后期的测报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迎战秋汛从容不迫。

是指挥员更是战斗员

在采访过程中,正好赶上黄家港水文站测流。作为丹江口坝下第一站的黄家港水文站,它所监测的流量就是丹江口水库下泄流量,对于汉江防洪工作来说,这个站点的流量数据至关重要。

记者随水文测报人员一同登上水文测船,扑面而来的马达轰鸣声震耳欲聋,船舱内闷热的空气让穿着厚厚救生衣的工作人员汗流浃背。

抛锚定位,升降铅鱼,统计数据,计算结果,校验水位流量关系……水文测报人员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用流速仪测一次流需要三个多小时,ADCP测流一次近半个小时。”邱瑞林告诉记者,为给秋汛防御工作提供更准确的数据,黄家港水文站加密测流频次,从9月26日到今天,已经测流了30余次。

“在这里没有领导职工之分,每一个人都要随时能顶到一线去。”皮肤黝黑,沉稳干练的丹江口分局副局长韩念民告诉记者。

曾作为黄家港站30多年的老站长,经验丰富的韩念民,自9月开始,便坐镇一线,保障黄家港水文测验的高效和准确。“别人能轮休,我不能,随时要在需要的时候顶上去。”韩念民说。

迎战秋汛以来,丹江口分局领导都和韩念民一样按各自分工坚守在一线。局长邱瑞林协调前后方,统筹指挥;副局长陈兴农到辖区各水文站检查维修仪器设备,确保信息通畅;主任工程师李凯到淅川、磨峪湾站进行增援,做到内业指导外业,确保成果质量……

“我们既是指挥员更是战斗员!”邱瑞林说。

两朵美丽的水文小花

在丹江口分局的水文测船上,有两名年轻女孩在一群粗犷的水文汉子之中,显得特别与众不同,她们是今年7月才刚刚参加工作的90后女孩周文静和谢萌琦。二人在接到迎战秋汛的指令后,都选择放弃休假,坚守一线。

23岁的周文静已经连续几天都坚守在测船上,“其实也没有觉得有多辛苦,周围太多的前辈榜样,我这名新兵和他们比起来差远了。”周文静告诉记者,作为水文专业的学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在实践中,这次秋汛测报过程中,还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只不过有点愧对父母。”周文静说,“父母都在陕西,大学忙于学业很少回家,工作以后想回家却不能回,这几年和父母聚少离多,但他们都很理解我的工作。”

“我在丹江口长大,从小就在汉江边玩耍,深爱着这条美丽的河和这片热土。” 22岁的谢萌琦对记者说,“我的外公、母亲都是水文人,一直受他们的熏陶,让我从小就有了能够成为一名水文人,为水文事业出一份力的梦想,如今梦想成真,我感到非常自豪。”

“报到第二天,我们就参加了清泉沟水文站流量比测试验。”谢萌琦说,“虽然辛苦,但这里的前辈都很照顾我们,让我们觉得很温暖,一下子就融入了这个水文大家庭。”

当结束测流从水文测船上下来的时候,天空中又淅淅沥沥的下起了小雨,新的一轮降雨又将开始,秋汛还在继续。

“我们枕戈待旦,势将防御秋汛进行到底!”邱瑞林说。

责任编辑:张雷
这个用来记录和显示点击数: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63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