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今年以来,在国家防总、水利部的领导下,长江防总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综合考虑水温、水文和水力学条件,尽可能为开展三峡水库生态调度创造必要条件,分别于5月19日至26日、6月17至25日期间开展两次生态调度试验,通过逐步增加三峡水库出库流量,人工调节模拟河流涨水过程,促进鱼类自然产卵繁殖。据长江委水工程生态研究所分析,在长江防总2018年开展的两次生态调度试验中,鱼类均出现繁殖响应,在长江沙市断面监测到3次四大家鱼产卵高峰,初步估算两次生态调度期间产卵量近1亿粒,充分体现了生态调度对鱼类产卵的积极作用。
监测结果显示,第一次生态调度期间,四大家鱼出现了两次规模性产卵活动,初步估算生态调度涨水期间通过沙市断面的鱼卵总量为0.497亿粒。第二次生态调度期间,四大家鱼出现了一次产卵高峰,初步估算生态调度涨水期间通过沙市断面的鱼卵总量为0.367亿粒。
研究表明,四大家鱼自然繁殖对生态调度形成的人工洪峰有明显的响应,四大家鱼产卵量和持续涨水时间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自2011年开始,在国家防总、水利部的领导下,长江防总每年组织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长江委水工程生态研究所、长江委水文局等多家单位择机开展促进“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四大家鱼繁殖的生态调度试验,共开展了12次。监测数据显示,与2011年相比,2017年四大家鱼总产卵量增长了31倍,其中生态调度期间的产卵量更是增长近86倍,产生了良好的生态效应。下一步,长江防总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认真总结历年生态调度试验成果,优化生态调度方案,每年坚持开展生态调度,为有效维护长江生态系统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