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春秋(一):历史篇

作者:孙录勤 文章来源:63365 发布时间:2016年01月18日

大 院 春 秋

    ——谨以此文献给长江水利委员会大院60华诞     

孙录勤

 

我这里所说的大院,既不是大名鼎鼎的乔家大院、王家大院,也不是威震一方的省委大院、市委大院,更不是古色古香、栉比鳞次的皇城相府、州署县衙,而是位于武汉市江岸区解放大道1863号的长江水利委员会总部大院。

寒来暑往,斗转星移。从1955年到2015年,长江委大院已经坐落在这里整整 60年了!栉风沐雨六十载,春华秋实满甲子。60年来,这个大院见证了长江治理开发与保护的光辉历程。作为一名在大院里工作的长江委职工,我和许多治江工作者一样,对这个大院熟悉而又陌生,敬畏而又迷恋。至于大院之外的普通市民、来访客人,对大院可能更是知之甚少。

承前方能启后,温故有益知新。这个大院究竟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有哪些令人神往、让人称道的地方?如果您有兴趣,就请您跟我走近大院,通过大院的昨天和今天,来了解治江事业的辉煌与艰辛,来感受一代又一代治江工作者的薪火相传、砥砺前行。

历史篇:大院的变迁

长江委大院,就地理位置而言,她东临解放大道,南靠解放公园,西邻总后武汉基地,北依黄埔大街,正处在武汉长江二桥汉口桥头大转盘下方的一个梯形区域,占地约7.8公顷。沿解放大道途经长江委的大门,这个大院也许都不会引起路人的注意。她如同长江委人的秉性一样,低调、内敛、厚重、沉静。然而,这个貌似普通的大院里,却曾驻扎了当时号称全世界最大的办公室——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简称长办。至今,大院里仍然雄踞着唯一一个副部级中央在汉参公单位——长江水利委员会,管理着世界第三、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江河。从这个大院里发出的指令,可以覆盖到长江流域以及澜沧江以西约257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范围。这里,是长江流域防汛抗旱、抢险救灾、水情预报的调度指挥中心,也是享誉中外的重大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科研攻关的技术支撑中心,更是长江和西南诸河的流域水行政管理中心。

怀着对大院的深深敬畏,我小心翼翼翻开了一件件尘封已久的档案资料,试图探寻大院的前世今生。终于得知,最初的长江水利委员会办公地点,并不在目前的长江委大院。而且正如长江委一些老同志所回忆的那样,先有长委会主任林一山,后有长委会大院:

1949年12月17日,周恩来总理主持召开政务院第11次会议,决定由第四野战军南下工作团秘书长林一山同志出任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并负责筹组长江水利委员会。

1950年2月1日,林一山向水利部部长傅作义报告:“长江水利委员会在武汉开始办公,办公地点在汉口复兴街77号。”也就是如今的一元路,与中南水利部合署办公。

 

2月24日,长江水利委员会在汉口召开成立大会,长江水利委员会简称长委会(九十年代以后才简称为长委、长江委)。4月6日,长委会办公地点迁至汉口长春街116号,与中南水利部分署办公,不在兼理该部工作。不久长委会又购买了周边的长春街120号、胜利街359号等房产,但仍然简陋、拥挤,无法满足日益壮大的长委会工作需要。

解放后的武汉市百废待兴,市政建设也如火如荼。一次,林一山偶然路过正在修建中的解放大道时,看到汉口跑马场(后来的解放公园)附近的一大片菜地、荒地,足足有100多亩,一眼相中。于是当机立断,利用当时有利的政策,以较低的成本征购下了这一大块地,并于1953年着手自行设计、建设新的长委会办公和生活区。到了1954年,“红楼”、一食堂、“小八栋”等一批最早的建筑相继落成。1955年,长委会机关正式迁移至汉口解放大道1155号至今。2000年,武汉市对全市门牌号重新编排后,更改为1863号。

从长春街搬到解放大道新址后不久,长委会进入了第一次鼎盛时期。特别是1954年长江发生全流域性特大洪水后,中央决定加快长江治理开发和长江流域综合规划(简称长流规)编制,并请求苏联派专家给予援助。1955年,长委会吹响了集中优势兵力开展长流规的“集结号”。经中央批准,撤销了上、中、下游工程局,使原来分散在重庆、南京的技术力量向武汉集结。“红楼”一时成为大批水利专家、技术工作者向往的“圣地”。长委会大院建设也没有停滞,1956年水文勘测楼(后来被称为新大楼)建成;1957年又建成了功能齐全的长江职工俱乐部;1958年长科院大楼投入使用。这时的长委会旗下已经有8000多名干部职工,仅大院里就有3000多人,苏联专家最多时有50多人。长委会大院已经成为设施配套、专业齐全、专家云集、远近闻名的“水利技术王国”。

1956年夏天,毛主席在武汉畅游长江,发表了著名的诗篇《水调歌头•游泳》,其中的佳句“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抒发了一代伟人的豪迈情怀,也勾画了毛主席志建三峡的宏伟蓝图。这使得正在进行三峡前期和长流规工作的长委会大院一片沸腾,干部职工倍受鼓舞。随后,毛主席在东湖第三次接见了林一山,称林一山是“长江王”,于是口口相传,林一山的“长江王”头衔由此而来。10月,国务院决定,以长委会为基础,整合其它部门力量,成立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为国务院建制,由水利部代管。从此,这个大院有了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长办”,一直持续到八十年代末期。

在《林一山回忆录》里,有这么一段趣事:1958年冬,中央在武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后,周总理要林一山陪他去麻城看一看,当时只带了两辆车,一辆由周总理、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张平化、林一山3人乘坐,另一辆由随行人员乘坐。当车辆路过长办大门口时,林一山指着那座琉璃瓦大屋顶的办公楼,对周总理说:

“总理,这就是长办的机关”。

“好啊!这个门面很大,比我们的国务院还大!”总理望着大院里的红楼,风趣地说。

接着,他们围绕琉璃瓦大屋顶建筑的话题,饶有兴致地谈了许久。可以想象,当时的红楼整洁崭新,虽然只有4层(1982年加高为5层),但有将近200个房间,使用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四平八稳地矗立在街边,的确雄伟壮观。难怪连总理都发出了由衷的赞叹。

大院东侧的长江俱乐部,也叫长江电影院,同样是绿色琉璃瓦屋顶,乳黄色的外墙,典雅大气的造型,完善的文体设施,成为那个年代职工、家属特别喜欢去的地方,除了看电影,几乎长办所有的庆典、演出都在那里举行。然而,大院里的工程师们最“享受”的一件喜事,却不是看戏,而是在俱乐部听林一山主任作“大报告”。之所以说是“喜事”,是因为报告场场爆满,具有轰动效应,能亲耳聆听林主任的报告,是一种莫大的享受,被视为天大的“喜事”。报告之所以叫“大”,是因为报告短则一个上午,长则整整一天,林主任手里只有一个提纲,没有稿子,思想纵横驰骋,语言生动幽默,侃侃而谈,精彩无比。“天上的知一半,地下的全知道”,林一山渊博的学识、极佳的口才在“大报告”里得到了充分展示。

随着“文革”的降临,人们再也听不到林一山的“大报告”了。

十年动乱期间,大院也毫不例外地陷入了一场浩劫。特别是到了1966、1967年,大院里的大字报铺天盖地。1967年武汉发生7•20事件前,大院里堆筑起武斗的工事。林一山经常被押到大院内毛主席塑像前接受批斗,“挂牌子”、“坐飞机”如同家常便饭,心身饱受折磨。也就在这个时期,他被打断了几根肋骨。每天凌晨4点,林一山就得用他伤残的右手,去红楼擦洗2、3楼的地板,8点上班前必须干完。这段时间,他被囚禁在新大楼的地下室里,竟然用室内的积水“画地图”,用水泥袋里的剩灰“筑坝”。大字报说这是他“不思悔改”、还想“东山再起”的铁证。直到1972年在周总理的直接关心下,林一山才得到“解放”,并赋予他“负责葛洲坝工程的修改设计”的重任。

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方方是长办子弟,小时候就在长办宿舍大院里长大。她在多篇文章里提到,文革中她曾质问“长江王”林一山的情景。当时她读小学四年级,看到墙上贴满了“打倒013”(林一山的谐音)的标语,大字报说林一山有一只手受过伤,就是因当叛徒而受伤的。方方爱憎分明,将信将疑,一直想弄个明白。机会终于来了,一次,长江俱乐部召开大会批判林一山,林一山坐在台下的第一排位置。到了休场时间,大人们纷然出去透气,林一山却仍然坐在那里。方方挤了过去,仔细观察了林一山,他的手果然是受过伤的。

“你的手是当叛徒时受伤的吗?”方方质问道。

“不是,我是跟日本人打仗时受的伤。”林一山抬起头,严肃地说。

“你骗人。” 方方才不会相信他的话。

“ 我从来都不骗人!”林一山说。

还没来得及问后面的话,方方便被其他孩子挤到一边去了。

后来,方方的父亲告诉方方,林一山是个硬骨头,他不像别的领导那样,为权宜之计从头到尾都认错。他始终很强硬,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宁愿挨打都不认错。相信他不是叛徒,是一个真正坚强不屈的共产党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了大院,长江水利焕发了青春,大院也迎来新的勃勃生机。1980年7月,邓小平同志视察了三峡,强调“看准了就下决心,不要动摇”,治江工作全面升温。在这种大好形势下,1983年4月,根据工作需要,水利电力部同意长办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于是,大院大门口挂上了“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和“长江水利委员会”两个牌子。大门右侧红色漆墙上的“为人民服务”五个毛体大字,依然跟六十年代的一样熠熠生辉。

1988年,国务院进行行政体制改革,决定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改名为长江水利委员会,作为水利部派出的流域管理机构,全面负责长江流域水行政管理工作。1989年6月,经人事部批准,长办正式恢复原名“长江水利委员会”。1989年7月,江泽民同志担任总书记后的第26天就来到了长江委,这也是他首次以总书记的身份离京考察,并欣然题写了委名“长江水利委员会”。

1990年,《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简要报告》获国务院批准。1991年,国家确定建设南水北调工程。1992年,全国人大通过《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决议》,1994年,三峡主体工程正式开工。这一系列辉煌的业绩,都浸透着大院里人们的心血和汗水,也标志着长江委大院又迎来了新的鼎盛时期。

1992年7月,我大学毕业来到了大院,成为长江委的一员。昔日的毛主席塑像不见了,22层高的长江防汛调度大楼刚刚落成,显得鹤立鸡群。然而,承载着40年厚重历史的“红楼”仍然是长江委的“行政管理中心”。

 

不久,一次意外的线路老化事故酿成火灾,让昔日充满欢歌笑语的长江俱乐部化为灰烬,令人痛心!

祸不单行。1998年夏天,长江流域发生了百年难遇的特大洪水,水位之高、防洪战线之长、抗洪历时之久均为历史之最。大院作为长江防汛总指挥部驻地,成为全国最为繁忙和媒体最为关注的地方之一。大院里的工程师们、管理者们、决策者们通宵达旦,忘我工作,准确报汛,科学调度,反复会商,综合研判。在第6次洪峰到来之际,他们以过人的智慧、胆略和气魄,临危不惧,建言献策,充分发挥了防汛耳目、参谋、尖兵作用,为中央决定荆江不分洪的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避免了分洪区内3.5万公顷耕地和大量房屋、财产损失,减少分洪经济损失约76亿元。

在成功抗御了98大水后,当21世纪的曙光照进大院的时候,长江委首任主任林一山也迎来了90岁寿辰。为了纪念这位长江委创始人的丰功伟绩,2001年6月,长江委在机关大院为林一山主任立了半身铜像。

从2004年开始到2007年,在水利部的大力支持下,结合长江防汛科技大楼的建设,长江委大院掀起了一场新的建设高潮,整个大院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大门开始北移,小八栋、原职工食堂、灯光球场、水文勘测大楼(曾称为新大楼)、青年大楼(曾临时作为长江医院)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长江防汛科技大楼、长江档案馆大楼、会议中心(兼职工食堂)和崭新的球场、绿化广场。接着,长江设计大楼、水文测报大楼拔地而起。一时间大院里高楼林立,环境面貌日新月异。

因年久失修,红楼(曾称为老大楼)在她60大寿之际,也迎来了“全面体检”和“系统治疗”。水利部2011年批复同意对红楼进行危房改造,尽量保持原有古朴、典雅的历史风貌,但琉璃瓦大屋顶没有了,甚是遗憾!重点进行了结构加固、消防设施改造、水电设施改造、节能改造、建筑设施改造和加装电梯等,工程于2013年底开工,2015年10月完工。

这就是历经曲折与艰辛、见证沧桑与辉煌的大院。

责任编辑:梁宁
这个用来记录和显示点击数: